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精湛的演出,帶給來自各地近600位觀眾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饗宴。 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攝
圖說:國際小提琴演奏家麥韻篁及鋼琴演奏家張麗玲,聯袂演奏人間音緣及台灣民謠組曲,也體現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兼容並蓄的精神。 圖/佛光山蘭陽別院提供
圖說:國際小提琴演奏家麥韻篁及鋼琴演奏家張麗玲,聯袂演奏人間音緣及台灣民謠組曲,也體現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兼容並蓄的精神。 圖/佛光山蘭陽別院提供
圖說:歌詠隊的靈魂人物指揮魏淑惠老師。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
圖說: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傳唱70年,與1953青年歌詠隊合力演出,為佛光人的「集體創作」寫下最佳典範。 人間社記者張修桓攝
圖說: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以音聲弘揚佛法。 人間社記者張修桓攝
圖說:當唱到〈師父頌〉時,所有人的內心都澎湃不已,感覺星雲大師就在身邊,從未遠離。 人間社記者張修桓攝
圖說: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團長吳銘澤指出,唱誦人間音緣在演藝廳登台演出,讓佛教走出去。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
圖說:歌詠隊團員張玉琳表示,在歌詠隊中學會歌唱技巧,也增強自身的信心與力量。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1953佛光歌詠隊 法音宣流供養大眾
2023-09-04
9月3日佛光山蘭陽別院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首度登上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殿堂宜蘭演藝廳,精湛的演出,整場音樂會毫無冷場,帶給來自各地近600位觀眾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饗宴,是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宜蘭弘法70周年的最佳獻禮。
全團的靈魂人物指揮魏淑惠,帶領大家將富涵深意且曲調優美的佛曲傳唱世界各地,以人間音緣弘法利生。魏淑惠表示,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承載著星雲大師在宜蘭弘法的精神,團員涵蓋五、六十年前大師早期的皈依弟子及第二代信徒,對佛法有堅定、長久的信仰,對佛教聖歌的體驗更深入,也肩負時代使命。
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團長吳銘澤指出,目前歌詠隊約有一百位成員,有6對夫妻檔,也有母女檔,憑添佳話。平時兩星期一次,在蘭陽別院練唱,今年5月有感於大師曾說「唱誦人間音緣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」,決定在演藝廳登台演出,讓佛教走出去。隨著音樂會發表的日子到來,歌詠隊加強團練,從一星期一次到每天集訓,期待有最完美的表現。全體團員的戮力以赴,為佛光人的「集體創作」寫下最佳典範。
歌詠隊團員黃清雲分享,參加雷音寺的兒童班、學生會,是她一生中成長的重要養分,退休後再次透過音樂與大師接心,找回清淨自性。唱著〈弘法者之歌〉、〈念佛歌〉,觀看大螢幕上一張張大師在宜蘭弘法時的舊照片,好似穿越時空,喚起兒時在雷音寺的美好回憶,感念大師為宜蘭的佛教寫歷史,讓佛祖成為大家生命中的依靠。團員張玉琳提及,在魏淑惠慈顏愛語且不厭其煩的細心指導下,不僅學會歌唱技巧,也增強自身的信心與力量。當唱到〈弘法者之歌〉、〈揚州的青年〉時,內心澎湃不已,感覺大師就在身邊,從未遠離。
前來聆聽音樂會的民眾黃嵩衡表示,1953年也是他出生的年代,音樂會中看到許多懷舊的畫面,十分感動星雲大師一步一腳印在宜蘭弘揚佛法,紮根青年的用心。1953年台灣方才從戰火中獲得喘息,百廢待舉,大師弘法所面臨的挑戰,除了各種資源極端匱乏之外,最關鍵的應該是如何在傳統的神道教中,凝聚信眾的道心和一般人學佛的信心。
全團的靈魂人物指揮魏淑惠,帶領大家將富涵深意且曲調優美的佛曲傳唱世界各地,以人間音緣弘法利生。魏淑惠表示,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承載著星雲大師在宜蘭弘法的精神,團員涵蓋五、六十年前大師早期的皈依弟子及第二代信徒,對佛法有堅定、長久的信仰,對佛教聖歌的體驗更深入,也肩負時代使命。
「1953佛光歌詠隊」團長吳銘澤指出,目前歌詠隊約有一百位成員,有6對夫妻檔,也有母女檔,憑添佳話。平時兩星期一次,在蘭陽別院練唱,今年5月有感於大師曾說「唱誦人間音緣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」,決定在演藝廳登台演出,讓佛教走出去。隨著音樂會發表的日子到來,歌詠隊加強團練,從一星期一次到每天集訓,期待有最完美的表現。全體團員的戮力以赴,為佛光人的「集體創作」寫下最佳典範。
歌詠隊團員黃清雲分享,參加雷音寺的兒童班、學生會,是她一生中成長的重要養分,退休後再次透過音樂與大師接心,找回清淨自性。唱著〈弘法者之歌〉、〈念佛歌〉,觀看大螢幕上一張張大師在宜蘭弘法時的舊照片,好似穿越時空,喚起兒時在雷音寺的美好回憶,感念大師為宜蘭的佛教寫歷史,讓佛祖成為大家生命中的依靠。團員張玉琳提及,在魏淑惠慈顏愛語且不厭其煩的細心指導下,不僅學會歌唱技巧,也增強自身的信心與力量。當唱到〈弘法者之歌〉、〈揚州的青年〉時,內心澎湃不已,感覺大師就在身邊,從未遠離。
前來聆聽音樂會的民眾黃嵩衡表示,1953年也是他出生的年代,音樂會中看到許多懷舊的畫面,十分感動星雲大師一步一腳印在宜蘭弘揚佛法,紮根青年的用心。1953年台灣方才從戰火中獲得喘息,百廢待舉,大師弘法所面臨的挑戰,除了各種資源極端匱乏之外,最關鍵的應該是如何在傳統的神道教中,凝聚信眾的道心和一般人學佛的信心。
最新消息
心保和尚關懷怡朗佛光緣 勉勵不忘初心共成佛道
2025-11-19雪梨三好四給二手市集 推動佛教環保惜福理念
2025-11-19佛光山西澳中華學校年度成果展 再創華語教學亮點
2025-11-19般若之旅安頓身心 南天寺三日禪為東西方學員注入正念
2025-11-19北美印地安喬克托全球帕瓦節 佛光山是唯一受邀佛教團體
2025-11-19中國大陸僧信訪問團 參訪萬年寺
2025-11-19紐約幼童軍社區行動 清掃逾2百袋落葉
2025-11-19守護星雲人間音緣音樂會 以樂音傳遞真善美
2025-11-19巴西華僑運動會 逾2千華僑延續使命接力傳承
2025-11-192025第十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宜興開幕
2025-11-19
相
關
消
息







